随着2025级新生军训圆满收官,软通动力数字技术产业学院新生班专业教学工作全面启动。为及时研判教学动态、破解新生课程实施难题,9月25日下午,学院于2-1001交付中心组织召开校企联合教研活动,软通教育驻校企业导师与产业学院教师团队参与研讨。
会议首项议题围绕《专业认知实习》实施方案展开。魏星老师结合往届经验指出,本次实习需重点强化校外安全管控,同时严格对标校内教学预评估标准。软通教育实践基地教学联系人王盈重点交流了校外实习、案例教学及专业讲座安排。校企双方还对鸿蒙测试项目硬件依赖性问题、交付中心和鸿蒙实验室文化墙装修内容进行了沟通,同时就交付中心与鸿蒙实验室文化墙建设内容达成共识,拟通过校企元素融合展现产教融合特色。
会议第二项内容是针对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》《软件工程专业导论》《程序设计基础》三门课程中的教学问题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讨论。梁鹏飞老师反馈了专业导论由于课时少,相关知识点很多,面对新生进行讲授时感觉针对性不强。王超老师反馈了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新生计算机操作知识较弱,需要及时进行强化。学院督导赵华增教授详细讲解了“学生中心、结果导向”的教学理念,以及在考试大纲制定方面的具体应用和注意事项。全体老师还学习了教学管理规定和教学事故处理办法。
在课程建设研讨环节,梁鹏飞老师提出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》《软件工程专业导论》存在课时压缩与知识扩容的矛盾,建议采用“模块化设计+案例嵌入”提升新生接受度。王超老师针对《程序设计基础》课程反馈,新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,需建立强化机制。学院督导赵华增教授结合OBE“学生中心、结果导向”的教学理念,系统阐释了考试大纲制定的框架,建议要以能力达标为导向设计考核指标、以过程评价为抓手构建多元评价体系、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完善反馈机制。同时,与会教师还集体学习了最新修订的《教学管理规范》及《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》。
此次教研活动通过“问题清单-对策研讨-责任落实”的闭环管理,有效推动了新生课程实施方案的优化。学院将持续开展活动,建立校企协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,为培养适应数字技术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。

研讨现场

课程讨论
稿件来源: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
撰稿:魏星
图片:魏星
初审:张冬兰
复审:陈星莹
终审:蔡岳良
